
日前,万里街道举办“红色传承在万里 青春童心共讲述”红色宣讲员培训活动联合成果展示暨结业仪式,少年、青年、老年三代人齐聚一堂,通过学技能、练宣讲、排展演,让红色精神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万里辖区内的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以“立己立人,共同成长”的办学理念涵养初心,专门组织学生加入“万里童心绎”宣讲团。活动现场,小小宣讲员们率先登场,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站上舞台,将暨南大学在烽火中辗转办学、坚持传播知识与爱国思想的红色历史娓娓道来——从文人志士坚守课堂的执着,到“最后一课”里点燃的家国情怀,孩子们的讲述虽显青涩,却让在场观众看到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心中扎根的模样。

“万里青年说”的宣讲员们接棒登场。作为街道“新苗工程”与辖区“两企三新”团组织选拔出的青年力量,他们此前已沿着暨南大学科学馆旧址、沪西革命史陈列馆、四行仓库纪念馆的红色足迹开展研学,在沉浸式探访中读懂了革命先辈的使命担当。如今站在展示现场,青年们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分享感悟,“过去觉得‘传承红色基因’很遥远,直到在社区服务中多花十分钟倾听居民诉求,在政策落实中多核对一遍细节,才明白这就是把先烈精神转化为日常行动。”他们的演讲充满思想穿透力,展现出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勇担使命的青春风貌。
“万里银龄声”宣讲团与侨联艺术团,带来一场精心编排的情景剧《淞沪之魂》。这部作品以谢晋元将军率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史实为核心,团员们用铿锵台词复刻“人在阵地在”的誓言,以真挚情感诠释战士弹尽粮绝仍守阵地的气节,再搭配富有张力的肢体语言与舞台光影,将1937年淞沪会战的壮烈场景生动还原。当剧情演绎到将士冒死传递抗战信念、与隔河民众隔空呼应时,台下观众仿佛穿越至烽火年代,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的家国情怀。这场演出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精神的传承。它让历史与今日交汇,让“八百壮士”的英魂与“银龄”艺术家的赤诚在观众心中激荡,传递出永不褪色的民族精神,彰显“银龄”力量与“淞沪之魂”。

从少年讲述红色校史,到青年分享实践感悟,再到银龄演绎英雄史诗,三代人的展示各有侧重却一脉相承——少年用声音唤醒红色记忆,青年用行动诠释传承内涵,银龄用艺术重现革命精神,不同年龄段的表达形式,共同构成了红色精神在万里街道代代传递的生动图景。
此次成果展示的背后,是街道精心策划的系列培训工作。为让宣讲员既懂历史又会表达,街道不仅组织实地探访红色场馆,带领大家走进暨南大学科学馆旧址、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等场所,在实景中学习历史细节;还开设专项技能课程,从讲述节奏、情感表达、舞台呈现等方面开展指导,帮助不同年龄段的宣讲员找到适合自己的传播方式。正是这套“历史学习+技能培训+实践演练”的培养模式,让老中青三代宣讲员都能以专业姿态站上舞台,为红色文化传播注入了扎实力量。
活动现场,主办方为三个宣讲团的成员代表颁发纪念证书,并正式发布“声动万里”红色宣讲品牌。这一举措标志着万里街道红色宣讲工作从“活动式传播”向“品牌化深耕”迈进,通过整合三代宣讲资源,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的表现形态与传播路径。

下一步,万里街道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吸引更多人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承者”与“践行者”,让红色故事在讲述中鲜活,红色基因在行动中延续,为奋斗新征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新宝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