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首届沿沪宁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在普陀举行。来自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众多科创企业齐聚一堂,共话产业协同,共谋创新发展。其中,镇江多家企业携其前沿技术与核心产品亮相,积极融入区域创新生态,展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与发展活力。
以联合体之“合”,促产业之“强”
作为国内碳纤维行业的先行者,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近二十年的技术沉淀,是一家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端应用领域。活动当天成立了航空复合材料及部件创新联合体,谈及为何积极加入,企业代表坦言:“企业终究要寻求合作。加入联合体,我们希望能在政府支持下,对接更多下游制品企业和终端客户,比如无人机应用、新材料制造等领域的企业,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共赢。”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参展企业的心声——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通过联合体整合资源、互通有无,是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对于在普陀乃至上海的业务拓展,企业透露已有成熟的布局,“加入创新联合体后,我们期望不仅能扩大销售合作,更能与各方在技术层面共同研发新材料,同时提升企业品牌在区域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以场景应用之“新”,拓市场之“广”
“这次来参展,感受非常好!”江苏虹湾威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春乐对普陀的组织工作赞不绝口,“从对接开始就非常顺畅,现场工作人员也十分灵活,贴心地帮我们解决了大型设备布展的难题,让我们非常感动。”

据悉,江苏虹湾威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研发水生态智能机器人,成功研制全球首条增程式无人船、高效水面割草机器人等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独具特色。“我们正是看中了‘苏河水岸经济发展带’这一巨大场景。”刘春乐介绍,参与此次活动,也是希望紧跟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步伐,倾听市场最真实的需求,打造更符合市场需要的“爆款”设备。“下一步,我们计划重点推广水面清洁和水草收割设备,并期待未来能与普陀区在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
以技术破局之“求”,谋发展之“远”
寻求突破,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近期上市的长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带着明确的目标而来。这家深耕电脱盐电脱水设备领域的传统行业巨头,正计划进行技术的进一步升级优化。“我们希望通过上海这个平台,认识顶尖高校,攻克技术难关,为公司上市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长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金正风感触颇深,“这次由政府搭建的精准、高端的对接平台,极大地开拓了企业视野,我们计划展会后与上海高校深入沟通。”

材料领域的纵深布局、特种机器人的场景应用、传统高端机械设备加工企业的技术破局,三家镇江企业虽领域各异,但都怀揣着对“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无限憧憬,生动呈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正从“物理聚合”走向“化学融合”的过程。
新宝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